为科学谋划学院未来五年发展蓝图,精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2025年9月19日下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明净楼419会议室成功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务虚会。会议以“锚定新目标,奋进十五五”为主题,旨在全面总结“十四五”建设成果,系统擘画“十五五”发展路径,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环境学科凝心聚力、指明方向。学院党政班子、平台基地与各系所负责人、师生党支部书记及教授与青年教师代表等4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院党委书记徐斌主持。

会上,院党委书记徐斌首先传达了学校务虚会的精神,并对学院“十五五”规划的编制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他强调,本次会议旨在集思广益,希望与会人员能围绕学院转型发展、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人才培养等核心议题,贡献具有前瞻性的“思想”、高水平的“策略”和可行性的“路径”,共同绘制学院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
副院长郑雄系统回顾了学院在“十四五”期间六大建设任务的执行情况与阶段性成果,并详细阐述了“十五五”规划的编制思路与核心框架。他指出,面对环境学科发展的新形势与学校寄予的新期待,学院必须在“1+N”的总体目标指引下,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制定发展任务,通过一系列可落地、见实效的改革,坚定不移地向世界一流环境学科的目标迈进。

在交流研讨环节,现场气氛热烈,与会教师展现出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围绕学院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积极建言献策。资深教授们高瞻远瞩,就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治理体系、深化国际合作、加强青年教师梯队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深刻见解。青年教师们锐意创新,聚焦提升招生质量、强化本科生科创能力培养、激发学科交叉潜力、增强环境学科社会吸引力等议题,发表了独到的见解。



院长王志伟在讲话中,以“2H2W”的系统性思考框架,为学院未来发展路径提供了清晰的战略指引。他深刻剖析了“我们在哪里(Here)”——必须精准凝练“十四五”的特色亮点,正视短板不足;“我们去哪里(Where)”——必须锚定愿景,着力打造学院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如何去(How)”——必须拔高战略路径,以思想革新引领发展突破;以及“发展驱动力是什么(What)”——必须依靠卓越的学院文化、现代化治理能力和坚实的组织保障。这一框架为“十五五”规划的落地提供了根本遵循。

徐斌书记在总结中进一步强调了“十五五”规划的重要性。他以两个“敢”寄语未来:一是“敢想”,鼓励所有师生特别是青年学者,敢于构想和描绘学院未来的崭新画像;二是“敢打破”,要勇于突破传统学科壁垒,主动布局新赛道、新方向,在思想的碰撞中催生创新的火花,在果敢的行动中收获发展的硕果。

此次务虚会的成功召开,为进一步做好“十五五”规划凝聚了思想共识,汇聚了磅礴力量。全院教职工将以“只争朝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心同德,奋发有为,共同谱写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