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由同济大学主办的首届一带一路环境院长论坛隆重开幕。2018年是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来的五周年。值此五周年,在中国生态环境部和教育部的支持下,同济大学作为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学联盟(GUPES)的主席单位主办此次论坛,吸引了来自一带一路23个国家的52位环境学院院长前来研讨,共同开拓一带一路创新之路。
中国生态环境部国际合作司亚非拉处副处长王迎女士在致辞中分享了中国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经验与成果,并表示“一带一路院长论坛”的召开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进程中的创新之举,今天参会的学院都是一带一路国家中顶尖的学校,希望能够通过建立“一带一路环境院长联盟”,聚集整合高校和当地政府的资源,搭建切实可落地的环境领域的合作。
联合国环境署-国际环境科技中心高级官员马赫什·普拉丹先生表示,“一带一路”建设成果丰硕,已经从理念转变为实际行动,成为“一带一路”国家合作的平台,在践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学联盟主席伍江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同济大学在过去二十年一直高度重视南南合作,在新时代的发展形势下,一带一路已成为同济大学推进合作的重点,同时同济大学作为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学联盟的主席单位,在全球105个国家833所高校中推进可持续发展理念,搭建了广泛的合作网络,希望“一带一路环境院长联盟”可以在这个全球网络的框架下,加强合作,互补资源,共同推进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事业。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李风亭教授主持开幕式。
随后,联合国环境署-国际环境科技中心高级官员马赫什·普拉丹先生就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学联盟和一带一路环境院长联盟做了更为系统的介绍,指出一带一路环境院长联盟希望利用大学和地方政府资源,构建区域合作桥梁;通过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相关领域的联合活动,促进跨学科的学术和研究发展;提供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战略指导和宣传;实施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战略;成为一带一路国家绿色解决方案的创新引擎。马赫什·普拉丹先生同时希望能在接下来的一天半时间里,能够就一带一路环境院长联盟的愿景、运行模式、组织架构等方面和与会代表做进一步的探讨和完善。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李风亭教授代表戴晓虎院长就“中国环境问题和绿色一带一路合作中的机遇”做主题报告,从全球环境展望、中国环境挑战、一带一路绿色合作机遇以及“中国-联合国环境署-非洲环境合作项目”案例分析等四大方面和与会代表做分享。此外,亚洲理工学院环境资源与发展学院院长拉金德拉·施雷斯塔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耿涌教授分别就环境问题、需求和资源做主旨演讲。
在接下来的论坛环节中,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孙玉柱教授,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伊琳娜·阿里斯托娃博士,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副院长曹文志教授,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孙红文教授,菲律宾大学迪利曼分校、环境科学与气象学研究所所长莱姆努尔·阿拉贡内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院长王国祥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陈小勇教授,斯里兰卡科伦坡大学理学院院长兰吉特·摩诃那摩教授,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宋新山教授,华北电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王祥科教授,肯尼亚内罗毕大学环境与生物系统工程学院院长邓肯·翁扬奥·姆布格博士,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院长叶代启教授等院长将就不同区域的环境问题、需求和资源的区域进行介绍。
在论坛举行的同时邀请了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耿涌教授、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孙红文教授、南京理工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李健生教授、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朱光灿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院长王国祥教授和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谷成教授等国内六位院长进行为期一天的平行学术报告。
在论坛的闭幕式上,同济大学将宣布成立一带一路环境院长联盟,提供一个战略性、包容性的平台,分享可持续性解决方案,并在一带一路国家间构建起区域合作的桥梁。一带一路环境院长联盟将围绕研究、能力建设和合作交流三大支柱,与世界各国一道,致力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现,响应社会公众对大学引导和促进可持续未来的发展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