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 月 8 日,“环境质量演变与生态响应”学科交叉研究生学术论坛在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明净楼121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学术论坛依托我院牵头建设的同济大学“低碳发展、环境治理与健康交叉学科群”的重要交叉方向之一“环境质量与生态响应”,该方向由我院尹大强教授牵头,来自环境、海洋、化学、计算机等多学科的20多位教师们合作建设,旨在通过多学科交叉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阐明气候变化及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流域环境质量演变和生态响应规律及机制。
本次研究生学术论坛聚焦“环境质量与生态响应”的四大主题方向,包括:流域环境质量演变与生态效应、流域高风险污染物毒理与生态风险、污染物多界面迁移与源汇过程、生态环境质量立体观测与智慧诊断。来自多学科的20 位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围绕污染物毒理机制、长江流域及河口环境质量演变、污染物多介质分布与生态风险、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测与预测等方向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并得到了四个主题方向的20位多位教师的专业点评,现场师生交流热烈,来自跨学科的讨论不断迸发出新的启发。
在本次学术论坛召开之际,我院王锐副教授还邀请到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我院兼职教授吴华林作题为“河口治理与河口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扬子论坛”特邀报告。吴教授系统介绍了长江口的地貌、水文泥沙和生态环境现状,并分享了长江口航道工程对九段沙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的实践经验。我院副院长、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郑雄教授为此次特邀报告致辞并颁发证书,肯定了特邀报告及研究生学术论坛对推动学科交叉合作的重要意义。本次学术论坛得到了线上线下共计百余名多学科师生积极参与,为推动多学科交叉共促科研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交流平台,助力师生们针对复杂实际环境问题从多学科视角寻找更全面的科学认识和更协调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