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毕节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属典型的喀斯特石漠化山区,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在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的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进,但由于生态环境脆弱,自我恢复力较低,仍面临着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不相协调、人口增长与环境容量严重失衡等诸多难题,地方政府亟需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区规划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在致公党同济大学支部和致公党毕节市七星关区支部合作共建的基础上,同济大学整合专业优势,由环境、经管及城市规划等专业博士生组成暑期实践团。2014年7月31日至8月6日在李飞鹏博士带领下,博士团一行在毕节市若干乡镇围绕“毕节赤水河流域上游生态屏障构建”和“毕节七星关区生态旅游规划”两个专题开展美丽乡村实践调研,探索如何通过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统一,以及整合资源优势促进该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模式。
在毕节七星关区致公党周明主委等人的陪同下,博士团走访了毕节赤水河流域上游的林口、清水、阿市等乡镇。通过调研发现,毕节赤水河流域在快速的城市化建设过程中正面临越来越多的生态环境问题:石漠化与水体流失严重,土地生态系统功能弱化,生态保护与人口、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等。比较突出的现象是流域内农业用地近几十年来开发过度,导致森林植被锐减,尽管目前实施的退耕还林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植被覆盖率,但总体情况仍不乐观。此外,由于跨省区不同行政管理的条块分割,导致该流域内环保规划与区域发展衔接和协调缺位,更加剧了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严峻性。随后,博士团走访了毕节市七星关区环保局、林业局、农业局和水利局等相关部门,进一步了解了毕节市赤水河流域上游的整体生态环境状况,通过与各个部门负责人对流域上游生态保护的探讨,希望通过划定赤水河流域上游生态功能保护区,形式构建诸如河流、农田、森林等生态系统的生态屏障,并推行生态移民和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与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关系的发展。
博士团还针对当地旅游发展还考察了毕节市诸多的自然及人文景观,其中未开发完善的森林公园里天坑、激流等气势磅礴的自然景观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当地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橙满园的蓬勃发展也给当地旅游规划提供了新思路。除了自然景观外,当地颇具特色的红色旅游资源如“鸡鸣三省”、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以及贺龙元帅居住过的阿市乡苗寨都让人深思共产革命的不易。此外,博士团一行也参观了国内唯一一个保存较好且具有三百年历史的毕节大屯土司庄园。尽管所去的地方山路崎岖、交通不便,但能有幸见到这些保护较好的自然及人文景观,还是让博士团一行十分激动。考察之后,博士团也与当地旅游局和规划局开展了座谈会,将自己的所见所得与政府官员交流,当地政府部门对博士团的工作非常支持,不仅获得了大量参考资料也对当地的旅游开发有了更深的感悟。虽然当地经济还欠发达,急需开发旅游资源,但欣慰的是当地并没有因为招商引资的需要而选择破坏当地环境,他们在进行旅游开发时还十分慎重,也正因为如此,当地的旅游开发也迟迟没有起色,这也是当地政府对博士团此行寄予厚望的原因。
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博士团成员纷纷表示,此次活动获益匪浅。通过对毕节欠发达地区的考察,不仅见识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环境与旅游资源,也希望能尽自己的能力为当地的“美丽乡村”发展建设献言献策。
上一篇:同济—九州大学2014环境科学与工程暑期学校圆满举行
下一篇:我院教师在《Nature》上发表文章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 电话: 021—65983869 版权所有:同济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