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芬环境科学暑期学校”项目由芬兰国际交流中心(CIMO)立项资助,主要面向芬兰的于韦斯屈莱大学、东芬兰大学、赫尔辛基大学和中国的同济大学、南京大学、香港大学等6所高校开展博士生层次的环境科学教育合作,对未来急需的环保专家——来自中国和芬兰的优秀博士生进行高水平的教育和训练。去年8月在芬兰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中芬环境科学暑期学校(SFiSSES)。第二届中芬环境科学暑期学校(博士生)于2015年8月在中国上海、南京和嘉兴等地举行,本届共有来自中国和芬兰6所高校的15名学员参加,另外,有8位教师参与了本期暑期学校的教学活动。
第一站:同济大学
8月2日,第二届中芬环境科学暑期学校(博士生)在同济大学环境学院明净楼4楼报告厅拉开了帷幕。这一天,每位学员都利用个人报告时间向暑期学校的师生们介绍了自己的科研进展,师生们以及学员们还充分利用问答环节和茶歇时间增进相互了解。
学员个人研究报告vs小组实验设计汇报
第二天则安排了四场教师的学术报告或讲座:来自赫尔辛基大学的Martin Romantschuk教授,做了关于“现场生物修复:可能性和局限性”的学术报告;来自于韦斯屈莱大学的Jussi Kukkonen教授做了关于“水环境中纳米物质的命运和效应” 的学术报告;来自赫尔辛基大学的惠楠博士,做了关于“微生态学中的DNA序列分析”的学术讲座,并第一次进行了分组实验设计作业;来自东芬兰大学的Jarkko Akkanen博士,做了关于“淡水生态系统中微米/纳米塑料”的学术报告。
教师学术报告或讲座
8月5日,暑期学校全体师生启程前往苏州的太湖水质观测站,首先与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总工郁建桥高级工程师及其同事进行了交流,并参观了太湖水质观测站的实验设施;其次,在站区太湖岸边进行了水体微米塑料样品采集的现场教学,东芬兰大学的Jarkko Akkanen和同济大学黄清辉两位老师分别讲述了采样的原理和方法,学员们在采样示范和亲身体验过程中掌握了相关知识和操作。
太湖采样训练
第二站:南京大学
8月6日—8月8日,南京大学张效伟教授为学员做了4场学术报告和讲座,讲授了关于环境新兴污染物PBDEs同系物的暴露、毒性和风险、DNA条形码技术原理及其在水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R语言在生物信息统计分析中的应用,并让其课题组杨靖华博士指导学员分组开展水体DNA提取、纯化和扩增以及DNA测序分析实验训练。
课堂教学与DNA条形码、显微镜观测实验
第三站:同济大学长江环境样品库
8月9日—8月14日,第二届中芬环境科学暑假学校(博士生)师生一行20人来到了嘉兴同济环境研究院暨同济大学长江环境样品库(YESB)开展教学和研究训练。
(一) 课程教学
10日上午,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的Anssi Vähätalo老师讲述了环境光化学反应的相关课程,并积极与同学们开展互动,一起模拟该反应的过程。当天下午,东芬兰大学的Jarkko Akkanen老师进一步介绍了有关于微塑料的毒性效应,同济大学的黄清辉老师讲述了极地生态环境和南极科学考察工作。
11日上午,香港大学的Kenneth Mei-Yee Leung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如何进行科学研究,以及进行科学研究所必需的优秀品质,得到了大家一致认同。当天下午,黄清辉老师介绍了长江环境样品库,引起了在座师生的极大兴趣。
12日,Kenny老师讲授了关于生态毒理学的研究,并向学生提出了诸多问题,大家分组讨论,现场气氛活跃。
上图:Anssi授课中及学员模拟光化学反应电子跃迁
下图:Kenny和Jarrko授课中
(二)团队任务:研究设计和论文评述报告
12日,中芬环境科学暑期学校的同学们收到了两个特别的任务——研究设计和阅读论文后做出评论和报告。实验设计的内容是“研究在中国五大湖中微塑料的含量随人口梯度密度的变化”。大家积极进行团队合作,经过了长时间的思考和讨论,便着手展开研究设计的工作。
8月13日下午,各组成员进行了研究设计和论文评论的汇报。汇报会上,学术氛围浓厚,不同的观点和思维在碰撞。期间老师进行了多次提问,质疑与赞赏声不断,并详尽地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分组讨论和团队汇报
(三)师生互动,中芬融合
8月13号晚上,在结束紧张的团队汇报后,暑期学校开始组织集体活动——DIY中国菜,在一起做菜、包饺子的漫长过程中,大家热情高涨,欢声笑语不断。这次集体活动,不仅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体现了做菜全过程(买菜、洗菜、切菜和炒菜)相互合作的重要性,也向芬兰师生展示了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
中芬友谊与文化交流
8月14日,师生们从嘉兴同济环境研究院返回上海同济大学,本期暑期学校终于落下帷幕。两届中芬环境科学暑期学校活动,通过博士生教育的合作与交流,深化了中芬师生之间的友谊。活动不仅对学员今后的科研道路将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且中芬六校的项目协调人将通过两年来的学术交流,深化科研合作,进而推进环境科学学科的发展。
附:中芬环境科学暑期学校(SFiSSES)简介
为加强中国和芬兰环境科学领域博士生教育的国际合作,2013年12月芬兰国际交流中心(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Mobility, CIMO)批准立项资助“中芬环境科学暑期学校”项目(批准号:Kiina-1-2013-06),资助经费47800欧元,另外自筹资金不少于20%。主要目的在:于对未来急需的环保专家——来自中国和芬兰的优秀博士生进行高水平的教育和训练。
该项目主要面向中芬6所高校(于韦斯屈莱大学、赫尔辛基大学、东芬兰大学、同济大学、香港大学、南京大学等),开展博士生层次的环境科学教育合作,举办两届中芬环境科学暑期学校(博士生),分别在芬兰(2014)和中国(2015)举行,各2周。项目共吸引25名博士生参与,举行近30场次教师或环保专家学术报告或讲座(1.5 h/次)、25场次学生个人学术报告(25 min/次)、8场次小组报告(30 min/次)。
主要话题包括:天然水域溶解有机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新兴污染物的环境行为与生态毒性、化学品的生态毒理学、环境基因组学、化学品的水域生态风险与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等。
主要活动形式包括:(1)学术报告、学术讲座;(2)研究设计实践;(3)河口或湖泊的野外实验;(4)实验室分析;(5)数据处理与报告;(6)角色扮演与辩论。
项目协调人和主要师资:
总负责人和芬兰协调人:Anssi Vähätalo博士;中方协调人:黄清辉 博士
于韦斯屈莱大学Prof. Jussi Kukkonen; Dr. Anssi Vähätalo
赫尔辛基大学Prof. Martin Romantschuk; Dr. Nan Hui
东芬兰大学Dr. Jarkko Akkanen
同济大学Dr. Qinghui Huang
南京大学Prof. Xiaowei Zhang
香港大学Prof. Kenneth Mei-Yee Leung